索引號: | 11331004MB1634021N/2023-160602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發布機構: | 區應急管理局 | 公開日期: | 2023-11-01 |
有效性 | 文件編號 |
《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避災安置場所規范化建設的意見》
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屬各單位:
避災安置場所是由縣級人民政府確認或組織建設,為受洪澇、風雹、臺風、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和突發公共事件影響、需要轉移安置的當地群眾及外 來人員,無償提供臨時性避護和基本生活保障的場所。為全面加強我省避災安置場所規范化建設,進一步提升基層綜合防災減災救災能力,根據國務院《自然災害救 助條例》有關要求,結合我省實際,經省政府同意,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堅持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作為工作的出發點,按照規劃科學、布局合理、設施齊全、功能完備、管理規范、服務高效的要求,統籌 考慮地理環境狀況、災害發生規律、人口分布特點、公共資源條件等因素,加快推進縣、鄉、村三級避災安置場所規范化建設,進一步提升應對自然災害的整體防御 能力和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為促進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到2020年,全省基本實現避災安置場所全覆蓋。所有縣(市、區)、鄉鎮 (街道)、村(社區)均建有安全、實用、規范、完善的避災安置場所,形成全面覆蓋的避災安置網絡。原則上每個縣(市、區)建有1―3個容量不小于200人 的縣級避災中心;每個鄉鎮(街道)建有1―2個容量不小于100人的鄉級避災中心;每個村(社區)建有1個容量不小于50人的村級避災點。
二、主要任務
?。ㄒ唬┳齪帽茉職倉貿∷墓婊≈泛徒ㄉ韞ぷ鰲8韉匾茉職倉貿∷ㄉ枘扇胂厥杏蜃芴騫婊?、村鎮建設規劃,科學制定避災安置場所的布局規劃、建設規 劃和具體實施計劃。要結合當地實際,按照相對集中、便于轉移、就近安置、確保安全的要求,合理選取避災安置場所地址,避開易受自然災害威脅地段、重大環境 風險源地段以及高壓輸電線路、生產存儲易燃易爆危險品的工廠倉庫等其他危險地段。要充分整合利用區域內可用公共資源,原則上以確認、改造、修繕等方式設立 避災安置場所?h級避災中心要利用人防疏散基地、體育館、影劇院、會場、學?:蛻緇岣@旱裙步ㄖ錆凸?、廣場、綠地等公共場所進行建設。鄉級避災中 心要利用鄉鎮敬老院、文化中心、學校等符合避災要求的公共設施進行建設。村級避災點要利用社區服務中心、老年活動中心及中小學校等公共設施進行建設。要積 極創造條件,將避災安置場所位置、物資、設備等信息納入各級政府應急平臺數據庫,并實現政府應急平臺與廣播系統、應急通信設備的有效連接。
?。ǘ┩晟票茉職倉貿∷吶涮咨枋。避月殏}貿∷弒富鏡納釕枋?、必要的安全和消防設施、一定的照明和溫度調節設施、與場所規模相匹配的物資倉 儲設施。要具有足夠可安置床位(鋪)的空間,并考慮安置對象的性別、民族、年齡、身體狀況等因素,盡量做到人性化安置。要保持良好的衛生條件,配有通風透 氣、飲水用水、排水排污、垃圾收集等基本生活設施。要設有運輸保障通道、人員上下車集中地和突發次生災害的應急撤離路線。要設置明顯的人員疏導標志和安置 場所功能分區標志,方便群眾識別。要具有相應容量的倉儲設施,供臨時存放床鋪、被褥、草席、食品、飲用水、應急燈等基本生活物資,規模較大的避災安置場 所,還要配備必要的廣播系統以及指揮通信、發電、醫療急救等設施。避災安置場所內要張貼懸掛有關圖片資料,宣傳防災減災救災科普知識。
?。ㄈ┩騁槐茉職倉貿∷拿坪捅曄?。縣、鄉級避災安置場所名稱統一為"XX縣(市、區)、XX鄉鎮(街道)避災中心",村級避災安置場所名稱統一為 "XX村(社區)避災點"。轄區有2所以上避災安置場所的,可以采用轄區名+第一(第二、第三……)+避災中心(點),或轄區名+所在地點具體名稱+避災 中心(點)的方式命名。在通往避災場所主要路口的醒目位置設置"XX縣(市、區)、XX鄉鎮(街道)避災中心、XX村(社區)避災點"路線指示牌。在避災 安置場所建筑外墻設置全省統一的"避災安置場所"標識牌,以便于引導群眾轉移安置。指示牌、標識牌由省民政廳、省減災委員會辦公室統一標準,采用推薦的用 材、規格和標志(logo)圖案。
(四)規范避災安置場所的工作流程。要進一步完善避災安置場所啟用、入住登記、生活救助、人員回遷等各項工作流程。災害預警發布后,避災安置場所要及 時啟用,相關責任人及管理人員要堅守崗位,24小時值班,實時掌握災害等級和?:η榭觶險孀齪媒郵兆瓢倉萌褐詰母饗鈄急腹ぷ?。轉移安置人員到達避災安 置場所后,避災安置場所管理單位要及時對被安置人員進行登記造冊,對其基本生活作出妥善安排。要確保安置人員數量與安置接納能力相適應,防止超負荷安置導 致意外事故發生。轉移安置人員要認真遵守避災行為守則,自覺服從工作人員管理。災害警報解除后,鄉鎮及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及時組織轉移安置人員回遷轉移。避 災任務結束后,避災安置場所管理單位要抓緊清理場地、打掃衛生,恢復避災安置場所原有功能;要及時向當地民政部門上報避災人次、消耗和需補充的各類物資情 況,對正常使用中損壞的公共設施和相關財物,要及時評估,并報請當地政府給予修繕或提供經濟補償。
?。ㄎ澹┙∪茉職倉貿∷饗罟芾碇貧?。一是準入登記制度?h級人民政府對擬確認和改(擴)建的避災安置場所進行嚴格審查,對符合相關要求的,將其納入 避災安置場所范圍,由當地民政部門登記在冊,實施統一管理,并向社會公告。二是安全管理制度?h級人民政府每年汛前對避災安置場所進行安全檢查,每隔 2―3年委托有資質的專業機構對避災安置場所的安全性進行評估和鑒定,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作為避災安置場所繼續使用,待其整改達標后再重新納入管理使用范 圍。三是預案管理制度?h、鄉兩級人民政府要針對當地易發多發的災害隱患,結合本轄區避災安置場所建設及分布情況,制訂完善避災應急預案,明確預案啟動條 件、轉移安置程序、救援保障體系、場所運行方式,加強避災應急演練,確保應急避險工作高效有序進行。四是日常管理制度。避災安置場所要制訂完善管理人員管 理職責、避災人員行為守則等,并上墻公布,做到制度健全、管理規范、責任明確、運轉有序。五是責任追究制度。避災安置場所及其設施,不得擅自侵占、隨意處 置或挪作他用。對因避災安置場所建設、管理不力造成不良后果的,有關部門要嚴肅追究當事人責任。對故意損壞避災安置場所及其設施的,要依法予以賠償,構成 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三、保障措施
?。ㄒ唬┣炕櫓斕。疙d?、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避災安置場所規范化建設,將其作為綜合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納入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統籌推 進。各級人民政府對本轄區避災安置場所建設各項工作負總責,主要負責人要高度重視、大力支持,分管負責人要部署、著力推進。要按照省政府的統一部署, 精心制訂實施方案,明確階段目標,分解工作任務,有序組織實施,確保避災安置場所建設各項任務按時完成。
?。ǘ┳⒅匭髖浜?。各級減災委員會成員單位和各有關部門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進一步形成工作合力。民政部門要做好牽頭組織、業務指導、溝通協調、 信息匯總等工作;建設部門要做好避災安置場所的房屋質量安全檢查和鑒定工作;其他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做好相關工作。避災安置場所權屬單位要全力支 持做好避災安置場所的建設和管理工作,簽訂避災安置場所管理使用協議,指定專人配合做好避災安置場所的日常管理工作,確保救災物資和避災設施安全。
?。ㄈ┘喲笞式鶩度。各级政府要紗洋秵T茉職倉貿∷ㄉ、改X?、日常維護、質量檢測以及救災物資的投入,政府投入所需資金列入同級財政預算。避災期間 轉移安置人員基本生活保障所需資金從各級財政下達的自然災害生活救助資金中列支。要進一步擴寬資金來源,鼓勵和引導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以捐資、出 資等方式參與避災安置場所建設。
?。ㄋ模┘憂恐傅技觳?。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要加大督查落實力度,確保避災安置場所建設工作順利有序推進。省級有關部門要加強工作指導和監督檢查,全面 掌握各地避災安置場所建設和管理情況,幫助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指導督促各地加快工作進度,全面提升避災安置場所規范化建設水平。
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3年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