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老司机污影院_aⅴ一区二区三区无卡无码_一级毛片aaaaaa免费看国语_三级中文国产在线观看_亚洲一卡2卡三卡4卡国色天香

首頁
> 重點領域 > 安全生產 > 政策文件 > 重大政策解讀及回應
索引號: 11331004MB1634021N/2024-164692 公開方式: 主動公開
發布機構: 區應急管理局 公開日期: 2024-12-10
有效性 文件編號

【主要負責人解讀】區應急管理局主要負責人羅新春解讀《路橋區 2024 年度避災安置場所建設實施方案》

發布日期:2024-12-10 17:12 訪問次數:

一、請介紹一下《路橋區 2024 年度避災安置場所建設實施方案》出臺的背景。

避災安置場所作為公共安全和應急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重大突發事件預警響應、搶險救援、過渡安置過程中,發揮轉移避險、安置避難群眾和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作用。截至2023年11月底,我國已建成各級各類避災安置場所超過13.7萬個,但場址選擇、分級分類、功能設施等布局設計參差不齊,大多數缺乏統一規劃。為認真貫徹落實省、市關于加強應急避難場所建設的有關意見,我區將在2025年底前,全面開展避災安置場所專項規劃編制。制定本指南的目的就是加強指導和規范各地專項規劃編制工作,推動科學合理規劃、高標準建設城鄉避災安置場所,促進構建全區多層次避災安置場所體系。


二、避災安置場所專項規劃主要包括哪些內容?在規劃編制過程中,需要把握哪些方向重點?

主要內容包括經濟社會及應急管理發展現狀、應急避難場所發展現狀及分析、應急避難需求及資源分析、規劃目標與指標、應急避難場所發展布局規劃、應急避難場所設計要求指引、實施安排、保障措施等。

在規劃編制過程中,需把握好以下方向重點:一是以社區生活圈為基本安全單元,科學布局各級各類避災安置場所。二是充分利用各類應急避難資源合理新建、改造和指定避災安置場所,統籌防災防疫防空等多功能兼用設計。三是加強室內型、綜合性避災安置場所建設,逐步滿足城鄉居民對避災安置場所條件改善的需求。四是加強城鎮避災安置場所標準化改造,在老舊小區(街區)和城中村等改造中完善應急避難功能,選擇配建人防掩蔽場所和疏散基地,以及文化、教育、體育、旅游設施等進行平急兩用改造。五是加強鄉村避災安置場所建設,充分利用鄉鎮(街道)和村(社區)的辦公用房、學校、文體場館、公園等公共設施和場地空間合理規劃。六是科學設置避災安置場所功能與設施,根據不同級別類型避災安置場所布局和適宜承擔的功能,科學合理設置功能區和配置相應設施設備物資,考慮特殊群體需要進行無障礙設計。七是充分考慮高原、高寒、高溫、高山峽谷等特殊條件下應急避難需要,因地制宜進行避災安置場所功能設計,并配置相應設施設備和防護物資。


三、如何貫徹統籌資源共建共用和“平急結合、平急兩用”理念,科學布局各級各類避災安置場所?

首先,堅持“平急結合、平急兩用”理念,遵循總量夠用、既有盡用、新建賦能、共建共用和區域協同的原則,結合城市發展和鄉村振興需要,統籌利用各類避災安置資源合理建設,強調既要滿足各類災害事故的應急避難需求,也要防止造成資源浪費。其次,按照分級負責、屬地為主、分級響應調度資源的原則,在遵循國土空間規劃、開展國土空間規劃專項評估的前提下,合理規劃鄉鎮(街道)和村(社區)級避災安置場所發展布局,按照建筑及場地類別、總體功能定位及避難時長、避難種類、避難面積、避難人數、服務半徑和設施設備及物資配置等,科學設置室內型和室外型、綜合性和單一性,以及緊急、短期、長期避災安置場所?筛鶕厥庑枨蠹肮δ苄枰O置特定避災安置場所。第三,新建避災安置場所與新建城鄉公共設施、場地空間和住宅小區等同步規劃、建設、驗收和交付;改造避災安置場所充分利用學校、文體場館、酒店、公園綠地、廣?。約跋繒潁ń值潰┖痛澹ㄉ縝┑陌旃梅?、文化服務中心等公共設施和場地空間合理調整;通過政府組織評估、指定等方式,充分利用集貿市場、文旅設施、福利院、農村空曠場地等資源設置臨時避災安置場所。


四、發生災害時如何使公眾能夠快速找到和去往避災安置場所避險避難?

主要通過以下四個方面來實現。一是不同級別和類型的避災安置場所都有一定的服務半徑,例如緊急避難場所的服務半徑為1公里以內,步行10分鐘至15分鐘可達,這樣使公眾工作生活地點的周邊一般都有應急避難場所。二是每個避災安置場所通常都有至少兩條不同方向與外界相通的進出通道,這樣即使發生災害事故也不易出現因道路受阻而難以抵達。三是避災安置場所內、外及周邊區域都應規范設置明顯的指示標志,指引公眾前往應急避難場所。四是利用全國避災安置場所信息平臺,向公眾主動公開應急避難場所分布及地址、主要功能設施、應急避難路線等信息,以便公眾及時查詢避災安置場所相關服務信息。



本文件解讀機關:路橋區應急管理局

解讀人:路橋區應急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羅新春

聯系電話:0576-82586021



信息來源: 路橋區政府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